“飞沙”时节 五千名志愿者汇聚内蒙古植树造绿[size=0.28]2017-04-20 19:51 中国新闻网
9 {5 |4 h& s, Y/ H# q2 N% M
8 W% a0 P7 e/ K l" e[size=0.36] V* |7 o$ c: U; M5 _
图为志愿者参与植树。乌娅娜摄
) S# z1 @# @+ S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20日电 (乌娅娜)“今天被中国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热情深深感动,环保应该不分国界,希望能通过大家的行动,感召更多的人参与环保。”来自日本的志愿者祖父江守衡感叹道。 20日,来自北京、新疆、西藏等内地二十多个省市地区,及香港、澳门和日本的五千余名志愿者齐聚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,种下超过两万余株沙棘树。 日本FINESS株式会社副社长祖父江守衡鲜少看到大片荒漠,7位日本志愿者组成的团队与当地小学生一起参与了植树。 % C! o V3 W. u1 U1 t5 } w
图为易妈妈与刚栽种的沙棘树苗。乌娅娜 摄
+ g$ m1 }9 L) x# I) I8 f" d本次活动由中国绿化基金会沙棘治沙扶贫专项基金、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、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同主办,以“种一棵沙棘,绿一片荒漠”为主题。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,沙漠化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。 中国绿化基金会秘书长陈蓬参加了当日的活动,他说:“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,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荒漠化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。在这样大型的植树活动中,来自全国各地及境外的环保志愿者参与进来,进一步促进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。”
% E& R* E) y& m 图为植树现场。乌娅娜 摄
6 n$ q# L3 i( [' f2 j6 x* }4 S69岁的易解放来自上海,被人们亲切称为“易妈妈“。2003年,她听从儿子的遗愿开始植树,截至目前,带领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在内蒙古种下370多万棵树。 易妈妈说:“通过植树,让很多像我一样失独父母从悲痛中走出来,同时感染了无数志愿者加入我们的队伍,我们自筹资金为改善荒漠化作出贡献。我希望我们种下一棵树的同时,也把绿色环保的种子种在每个人的心里,只有这样,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好。” ) x2 F& V- r! d% B
“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认识大自然开始,通过了解进而热爱,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。”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宋英杰如是说。 沙棘,被联合国环境开发署认定为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。它具有良好的改善盐碱地作用。茂密的沙棘林地,五六年就可成型,林地内可减少75%的表土水蚀和80%的风蚀。 1999年至今内蒙古宇航人公司已在浑河流域种植了5万亩沙棘,改造稀疏林2万亩。 $ z/ b- X+ X( h( W0 [9 O+ [
图为植树现场。乌娅娜 摄
& O* }- y. i0 j3 ^- ]# B该公司董事长邢国良当日表示:“我们选择沙棘这种地球上最古老、能在荒漠地区存活并自身繁殖的灌木植物,计划今年开始在和林格尔县继续打造五万亩的沙棘标准化种植基地,将进一步改善和林格尔的生态环境以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。” 今年81岁的朱廷彦老人身体硬朗,挖坑、栽树苗、浇水一气呵成。今天他和女儿、外孙女祖孙三代特意从西安赶来内蒙古参与植树活动。老人笑着说:“只要为环境好的事儿都要干。”(完) 9 G$ T) i$ e' p `. ]
# H/ A/ ]+ l" l4 L. g) k" w
! p. X% ^3 o" L/ @
: W# l3 O; e6 J, t, a) g4 h
' V4 V Q+ y" R0 U7 k |